無土栽培從基質特點上區(qū)分目前主要有兩種方式:一種是用泥炭作為基質的有機基質栽培,另一種是以巖棉為基質的無機基質無土栽培方式。泥炭和巖棉使用一兩年后自身分解,性狀改變,這時候種植基質就需要更換。而砂基質栽培透氣性好,連續(xù)進行種植生產二十年都不會發(fā)生連作重茬的問題,生產成本低,操作簡便,種植技術門檻低,非常適合運輸不便的海島進行蔬菜種植。
研究人員用天然海沙進行了海沙淡化用于種植供試,海沙含有大量鈉鹽、氯鹽、硫酸鹽等鹽分,所以需要先淡化再用于蔬菜栽培。試驗采用靜水海砂淡化和機械振動海砂淡化相結合的方法:先將天然海沙用淡水浸泡50分鐘,期間換水5次,然后用攪拌機攪拌浸泡透徹的海沙20分鐘,后換水沖洗海沙直到水質清澈。用淡化海沙進行了蔬菜種植實驗,實驗品種為生菜栽培,過程這里不進行贅述。蔬菜成熟后,淡化海砂栽培生菜與傳統基質栽培蔬菜進行了生長情況、產量、營養(yǎng)成分等指標對比。 結果海砂栽培蔬菜各項指標與泥炭、巖棉為基質栽培的蔬菜的指標相近,產量稍高,且海砂基質由于自身特點更利于生菜根系生長和干物質積累。
海島居住駐防,新鮮蔬菜的供應長期依賴海船運輸,蔬菜供應受海上氣候影響很大。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實現本地栽培。淡化海砂作為無土栽培基質比巖棉、泥炭、椰糠等具有明顯的優(yōu)勢。 淡化砂栽培具有運輸優(yōu)勢。海島資源豐富,可以就地取材,不需要從內陸運輸。同時,砂作為栽培基質可以持續(xù)生產幾十年不受連坐影響,不需要更換基質,泥炭、巖棉、椰糠等基質,在使用一兩年后都需要更換基質,增加了運輸成本和種植勞動難度。淡化砂栽培不更換基質、不需要翻耕,勞動量相比傳統無土栽培和土壤栽培要小,勞動強度低。非農業(yè)人員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就可以掌握砂栽培技術,更加適宜海島的栽培。

淡化砂栽培采用開放式單向營養(yǎng)液管理方式,沒有營養(yǎng)液滲出,沒不會產生多余營養(yǎng)液浪費。廢棄的巖棉在土壤中不容易分解,并對土壤的耕作性狀有一定損害。泥炭是非再生資源。營養(yǎng)液廢液會污染土壤,造成水體富營養(yǎng)化、土壤次生鹽漬化,砂在使用后更容易處理,不會污染環(huán)境,砂栽培不產生營養(yǎng)液廢液,沒有營養(yǎng)液排出是環(huán)境友好型無土栽培方式。